共探医保支付改革路径 共促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赴阳西沙扒镇卫生院参访交流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5-09-03 16:47 阅读:67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工作部署,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近日,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组织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前往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卫生院参访并召开学术研讨会。来自广州、佛山两地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专家团队与阳西县医共体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通过政策解读、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传达、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分享、研讨交流等方式,共话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基层卫生发展的新路径。


  


开场致谢欢迎,凝聚交流共识

研讨会伊始,阳西县卫健局关之滢科长代表阳江市卫健局致辞,向参会嘉宾表达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各位专家远道而来带来各地基层卫生改革的先进经验与创新思路,期待大家在此次研讨会中畅所欲言、传经送宝,通过跨区域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感谢王家骥会长长期以来对阳江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王会长始终以专家视角为阳江基层卫生发展把脉定向,尤其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关键工作中,提供了专业的知识支持与实践指导,为我们破解基层卫生难题、夯实服务基础注入了重要力量。”



传达会议精神,锚定改革方向

开场致辞后,阳西县总医院关登海书记首先传达了广东省医疗保障局与省卫生健康委于2025年8月12日在阳江市阳西县联合召开的“全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工作现场会全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工作现场会”精神。同时结合阳西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践,分享了从“以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历程,重点介绍了阳西总医院创新构建的 “大中小格全民网格化管控架构”——该架构整合县卫健局各相关股室、总医院各专科下沉专科资源,延伸至乡镇、村一级,并深度融合村主任、乡村医生、村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形成“全民健康服务共建共享”的基层卫生健康管理工作格局。关书记还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转变思维与工作方式,适配医保支付改革新要求,为参会专家提供了“政策落地 + 基层实践”的鲜活经验。



分享实践经验,碰撞发展思路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经验介绍及实践策略研讨”环节,与会领导专家围绕分级诊疗、医防融合、健康管理、医保基金管理等核心议题,结合各自实践展开深入交流。

阳西总医院沙扒分院卢先整院长详细介绍了分院近两年的发展成果:从院容院貌改善到内涵建设完善,分院实现了“每次参观均有大突破”,目前已在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服务模式,依托县域医共体实行“八统一”管理(行政、人事、财务、质量、药械、信息、后勤、区域支付统一)推进服务标准化,获得了与会领导专家团队的一致认可。



来自广州、佛山的专家团队则结合本地实践分享了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陈小梅主任:番禺区拟申报广州市城市医疗集团医保总额付费改革试点,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核心,整合全区医疗为啥资源支撑区域医疗卫生集团建设。重点完善“五大临床服务 + 五大急诊急救中心”体系,推动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与双向转诊,强化基层卫生医防融合服务能力,遏制过度医疗;明确三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统一药品目录,推广智慧医疗与中医药服务,借医社融合促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作,设立慢性病及全专联合门诊、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依托信息化监管等严控费用,落实财政与绩效管理,保障群众就近享优质高效医疗服务。



广州市黄埔区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郭菁副主任:中心以 MMC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建设为抓手,打破传统的“单病单管”模式,结合中药沐足、耳穴疗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三高” 作为代谢综合征整体管理。2023年成功授牌后,助力黄埔区建立 “1+2+17”MMC 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辖区“三高”控制率,并通过经验分享、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形式辐射周边地区,并延伸开展了糖尿病足中医防治门诊。



德典集团医务科负责人全伟龙主任:集团搭建了“总部医务部统管 + 下属机构医保办落实”的医保管理框架,制定了标准化医保合规制度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他坦言,当前我国医保政策变化快、内容多,管理难度持续加大,而阳西县医共体“医保费用包干、结余留用”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防病为中心”,为集团优化医保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佛山南海区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庆菊副主任:在当前医保支付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积极顺应政策导向,主动转变服务模式,突出医防融合与健康管理的核心职能。我们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关键抓手,通过“诊前、诊中、诊后”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规范化管理,努力控制疾病发生发展。同时深化医社联合体协作、优化内部流程、严控运行成本,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回归,也实现了医保基金合理使用与价值医疗落地。



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毅主任(社会办医代表):社会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作为公立医疗卫生体系的“补充者”与“合作者”,以市场化、专业化手段丰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他强调,医保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生存发展的“根基”、合规运营的“红线”、履行公共责任的“载体”,更是不可触碰的 “高压线”,需确保医保基金每一分钱用在实处。



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医院童峰院长:聚焦社区适宜技术提升,通过便民服务增强居民获得感,同时依托特色医疗资源,做好学校师生医疗卫生保障,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雷志强主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基层医保需“专人负责、源头把控”—— 明确专人统筹全流程,常态化培训医生掌握医保要求,从诊疗初始规避违规、守好医保基金使用底线。他强调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是服务,需强化理念、优化流程,提升居民就医体验;还应加强医共体建设,紧密联动上级医院,借资源下沉提能力,建立“上下联动、资源互补” 格局。



总结经验启新程,携手共促新发展

会议尾声,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王家骥会长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此次参访交流的价值,认为参会人员“不虚此行”,阳西县总医院沙扒分院在紧密型健共体建设、医保支付改革适配、健康网格化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性突破,为全省基层卫生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阳西经验”。

王家骥会长强调,各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单位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将阳西经验与本地实际深度结合,重点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医保总额包干运行服务模式,通过“结余留用”充分调动机构与医务人员主动健康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从 “希望患者多看病就医”到“主动帮国家省钱、帮群众防病保健康”的转变。他呼吁广州、佛山、阳江等地加强长效互动交流机制,持续深化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共同推动广东省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此次参访交流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跨区域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及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共享平台,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我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进一步落地见效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希望各地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探索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建设“健康广东”贡献基层力量。


现场参访交流图片


供稿:黄庆菊

审修:王家骥